在南台灣的台南林默娘公園旁  重現"台灣船"的復原計畫 大約在五年前開始計畫 並實行
990501這天 由佛頭老師帶領著台南社大 好攝之徒 來到現場 參與這次台灣船下水典禮的盛會

復原計畫

台灣四面環海,自古以來的歷史演進以及經濟發展便與海洋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。西元1661年,鄭氏船團稱霸於亞太海上,並累計國際貿易利益,往來東南亞、

   日本各地交易生絲、綢緞、瓷器、鹿皮、糖、香料等物資力震中外半邊天,堪為富可敵國;鄭氏武裝商船隊形成集團,以商、經、貿,常往來日本、大陸沿海及東南亞一帶,當時日人稱來自台灣之船為「台灣船」與大陸清領各地之來船同稱「唐船」。而稱西方荷、西之船為「蘭船」,以為區別。

   復原「台灣船」計畫,當能瞭解及重視鄭成功的海洋文化,復原過程中將及早收集及研究相關的文獻與技術考證,不但有助於瞭解先民造船、航行、貿易的方法與發揚海洋精神,同時對台灣當代海洋文化的深化、與國際文化交流,都有極大的助益。

   為發揚鄭成功精神、推廣海洋文化,20058月前教育部長吳京向行政院文建會提出「『臺灣船』復原-再現鄭氏王朝的海洋文化」計畫,獲得兩任主委陳前主委郁秀暨陳前主委其南先生的認同與肯定,並由許添財市長於200512月間,做成重大文化建設決議,並責成文化局辦理。其後案經成功大學公共事務研究中心承辦,並邀請中央研究院等學術單位,與台南市政府、基隆市古船業、台南市造船業、台北船舶設計者、各類博物館、海運公司等單位共同合作。

   承續前教育部長吳京教授的原意,以歷史研究、搜集資料作縱觀,依據古法重建文化艦隊,並決定以臺灣文化遺產相關創新處理手法,進行明鄭時期「臺灣船」的合作專案研究與復原計畫

關於台灣船的詳細資訊 請參閱 鄭成功文化節 

 1

 2

一早 就是好到不行的天氣 前幾天都是陰雨綿綿
還擔心著今天的活動與外拍行程 能不能順利進行

 3

社大攝影班的好攝之徒們 可早就都到現場卡位了

 4

看了看錶 時間還早 原以為現場早已水洩不通
或許是因為太陽的熱情 讓大家都躲到樹蔭下

 5

台灣船 復原基地內

 6

藍天 白雲 台灣船

 7

還有搭乘遊艇觀禮的遊客
(真想搭上那遊艇阿!!!!!)

 8

高聳的船桅

 9

連捕魚的大叔 也不忘拿起他的卡麥拉記錄這歷史性的一刻

 10

越接近正午的時間 潮水也悄悄的高漲了

 11

工作人員正忙著清理軌道上的沙子與異物
好讓台灣船能順利下水

 12

找個好位置
準備好手上的卡麥拉
開始記錄 這歷史性的一刻囉

 13

 14

 15

 16

市長 許添財 準備揭龍眼

 17



大家奮力的一推

18

台灣船 順利下水了



福爾摩沙 台灣 我們的母親

大員是<台灣>名稱的由來

    安平原是臺南外海一連串沙洲的一座,臺灣人稱做鯤身,西邊面向臺灣海峽,東邊與內陸隔著台江內海遙遙相對。但這裡是外人最早接觸臺灣的地方,有福建來的中國人,有北方來的日本人,也有西洋來的荷蘭人,大概這樣,這個小地名就被作為全島的代號了。

明末文獻寫作「大員」、「臺員」、「大圓」、「大灣」或「臺灣」,都是 Tayouan 閩南音的不同書寫而已。

◎安平是台灣名稱(大員)由來的地方!

◎安平是鄭成功最初踏上台灣的土地!

◎復原建造改變台灣近代史的戰艦!

◎記錄即將消逝的木船工藝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生活是一部紀錄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